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一周记丨长篇小说《守藏》讲述故宫国宝南迁之旅

2025-07-16 09:00 来源:尚腻网 点击:

一周记丨长篇小说《守藏》讲述故宫国宝南迁之旅

★长篇小说《守藏》

讲述故宫国宝南迁之旅★

“13427箱文物,跨越两万里、十四年光阴、一场战争,无一损毁……”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作家玄色最新修订的长篇小说《守藏》,再现故宫文物南迁之旅。

1933年至1947年,故宫博物院为躲避日军战火,进行了一场浩大的文物南迁:13427箱文物分5批运至南京,“七七事变”后又分南、中、北三路辗转西迁,水陆交通并用,分别在贵州安顺、四川乐山和峨眉山“避难”达七八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陆续集中到重庆,1947年“回迁”南京。小说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故宫博物院接到指令,将文物“南迁”,一群身份各异的“守藏吏”护送国宝专列的故事。

故宫文物南迁是故宫博物院乃至中华文化历史上永远值得追忆、回味的一页。

★纪念丝路考察启动30周年

中国学界开始搜集整理档案★

“没想到能够见到30年前一起在丝绸之路上工作的老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7月20日下午,一场连接亚欧的视频会议在中国杭州和法国巴黎等地同时开幕,年过八旬的杜杜·迪安博士看到镜头前一个个熟悉的中国友人的面容激动不已。

30年前的1990年7月2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沙漠路线考察在中国西安启程。从1990年至1995年,在“丝绸之路综合研究”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发起了5次丝路考察,迪安是当时的总领队。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中国丝绸博物馆20日启动了“丝绸之路项目数字档案”的搜集整理工作,将向当年的中外考察队员们征集包括文件档案、图像照片等档案资料,为当下研究丝绸之路、弘扬丝路精神提供重要依据。

★蒙古国: 找到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

神秘的匈奴单于庭“龙城”,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文献记载并不多,只记载其大概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

蒙古国国立乌兰巴托大学7月18日宣布,经过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终于在蒙古国中部地区、距首都乌兰巴托大约470公里处被找到。

考古研究小组负责人、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伊德尔杭盖博士介绍,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的巨型瓦当,其中“天子单于”瓦当在蒙古国境内属于首次发现。这足以证明我们找到的遗址就是“龙城”遗址。“龙城”遗址距中蒙联合考古队此前共同发掘的三连城遗址并不远。

★第29届“斯拉夫巴扎”国际艺术节闭幕★

第29届“斯拉夫巴扎”国际艺术节7月20日凌晨在白俄罗斯北部城市维捷布斯克落下帷幕。同往年一样,国际流行歌曲大赛和国际儿童音乐大赛是本届艺术节的重头戏。来自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选手参加了国际流行歌曲大赛。国际儿童音乐大赛吸引了17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最终白俄罗斯女孩洛马科夺得冠军。艺术节期间,维捷布斯克市还举办了多种类型的音乐会和艺术展览等活动。

“斯拉夫巴扎”国际艺术节始于1992年,每年7月中旬在维捷布斯克举行,已成为独联体地区和东欧国家影响最大的国际艺术节之一。

★“妙合神形”:

明清肖像画展亮相国博★

肖像画无疑是绘画作品中卓然独立的画种,它以细腻传神的技法不仅描绘出人物外貌,而且还能通过人物丰富的表情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明清肖像画展”近日亮相国博,一批在库房中沉睡多年、从未展出过的明清肖像画与广大观众见面,请观众尽情品赏。

明清肖像画是国博书画收藏特色之一,其馆藏数量达近千件。本次展览展出了50余件(套)展品,以“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四个单元,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法国新型电影院曝光

设计考虑社交距离★

宣传“进入电影院新纪元”,旨在“提供壮观的建筑、亲密的氛围、点菜式服务,让观众有真正独特的体验”。7月22日,法国ōma电影院的概念视频曝光。

该影院在设计时考虑了社交距离,将座位划分成小区域,不仅有普通座位,还有特别的VIP空中包间。据悉,该电影院的放映系统与传统影院区别不大,但观影区可自由移动调整布局,会根据电影放映内容调整到合适位置,为观众带来更加舒适的观影体验。此外,影院还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点餐,还有专属VIP通道、休息室和酒吧。该电影院由建筑师Pierre Chican设计,计划2021年开放。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

吸引逾8万名观众★

3米高的塑像、制作精良的哪吒手办……逐一展现于观众眼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7月20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幕。

本届博览会在线上线下均备受关注,为期5天的展会共迎来超过8万名观众,主办方直播的全网在线观看总量超过1000万次,为动漫游戏行业的疫后复苏提振信心。展会期间,腾讯视频、东方明珠、万代、HOT TOYS等250家中外参展商为观众带来热门衍生品,其中不乏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甚至全球首发的商品。现场的各个展位前都能看到动漫爱好者和网络游戏玩家有序排队、购买商品,文化娱乐消费意愿强烈。

★李小龙书信集出版

再现跌宕起伏的人生★

今年是李小龙诞辰80周年,7月20日是李小龙逝世47周年忌日。《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近期出版,收录了李小龙的138封信札,这些书信印证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及丰富的情感生活,也呈现了东西方的碰撞与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创新。

“倘若你想在功夫上有造诣,那就得摒弃一切传统武术的糟粕,直取武学精简、直接的本质。你言及的那些武术家,他们所传授的招式和传统技法,全是‘有组织的抱残守缺’,只会误人子弟,害他们脱离实战。”

这段话摘自1966年4月18日李小龙写给亲传弟子木村武之的信。李小龙曾要求弟子不得以截拳道的名义开武馆,只能小范围传授,却允许木村开武馆。可见,李小龙对木村极为信任、倾囊相授。

这封信被收入《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中,读者从中可见一个多元的李小龙。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出土700多件唐代纸文书和木牍★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修筑于一座大型沙丘之上,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唐代纸文书和木牍总数已超过700件。

考古学者在沙丘南、北、东三侧坡下发现有垃圾堆遗迹。垃圾堆沿沙丘边缘地势呈斜坡状堆积,包含遗物丰富。据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工作队统计,截至6月底,考古学者已从这处遗址发掘出土各类遗物1100多件,其中包含珍贵的纸文书、木牍700多件。

出土的大量珍贵文书、木牍,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为了解唐代边塞生活和军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治。

文丨书生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