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恐怖劫机!乘客命悬一线?揭秘警方如何上演惊天逆转救援

2025-09-04 20:24 来源:尚腻网 点击:

恐怖劫机!乘客命悬一线?揭秘警方如何上演惊天逆转救援

汉莎航空181号班机劫机事件:惊心动魄的五天五夜

1977年10月13日,阳光明媚的马略卡岛帕尔马机场,一架编号为D-ABCE的波音737飞机缓缓起飞,它就是汉莎航空181号班机,承载着86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希望与梦想,准备飞往西德法兰克福。然而,这趟看似平常的旅程,却演变成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劫机事件。

劫机过程:惊心动魄的开场

飞机起飞后不久,四名自称“哈利姆烈士突击队”的激进分子,手持手枪,突然闯入驾驶舱,将飞机劫持。他们要求释放十名在斯图加特关押的红军派成员及在土耳其关押的两名巴勒斯坦人。飞机在罗马、拉纳卡等地辗转,最终因油量不足降落在巴林。在那里,劫机者与当地空管展开了激烈的谈判,最终以飞机得以补充燃料并飞往迪拜告终。然而,这只是劫机事件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天里,飞机成为了恐怖分子与西德政府之间的博弈场。

营救行动:魔火行动的壮举

在迪拜,劫机者继续提出要求,并威胁要杀死人质。西德政府派出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GSG 9)前往迪拜,准备实施营救行动。经过紧张的筹备和演练,经过一番激战,最终在摩加迪沙成功解救了所有人质。这场营救行动被命名为“魔火行动”,成为了反恐行动中的经典案例。

营救细节详细披露

在迪拜,随着劫机事件的持续发酵,西德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GSG 9)被紧急派往迪拜,准备实施一场精心策划的营救行动,代号“魔火行动”。

第九国境守备队队员在迪拜进行了紧张的筹备和演练。他们详细研究了飞机的结构、劫机者的可能位置和行动模式,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为了确保行动的突然性和有效性,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即劫机者最为疲惫和放松的时刻发起攻击。

1977年10月18日凌晨,第九国境守备队队员悄然接近被劫持的波音737飞机。他们利用夜色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涂有黑漆的铝梯【足够的细节和经验】。这些铝梯被精心放置在飞机后部的盲点位置,以确保劫机者无法从机舱内发现他们的行动。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从机身下部的逃生门及机翼上的舱门进入机舱。他们身穿黑色作战服,面部涂有迷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被劫机者发现的风险。在进入机舱后,他们立即用德语命令乘客和机组人员趴下,以避免在交火中受伤

与此同时,第九国境守备队的狙击手们迅速锁定了劫机者的位置。他们瞄准了持枪威胁人质的劫机者,以精准的射击迅速消除了威胁。其中,瓦比尔·哈布和信德·阿拉梅两名劫机者被当场击毙,索希尔·阿卡奇和躲在卫生间的苏哈伊拉·萨耶则受了重伤。阿卡奇在数小时后因伤势过重死亡,而萨耶则被成功捕获。

在营救行动中,第九国境守备队队员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勇气。他们不仅迅速解救了所有人质,还确保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尽管在行动中有一名防卫队员和三名乘客受了轻伤,但整体上,营救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随着劫机者的被击毙和捕获,乘客和机组人员开始迅速逃离飞机。逃生滑梯被放下,人们有序地滑下飞机,远离了这个曾经充满恐惧和危险的地方。与此同时,第九国境守备队队员通过无线电发出了“Frühlingszeit! Frühlingszeit!”(德语意为“春天!春天!”)的信号,标志着拯救行动的成功。

随后,位于波恩的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通过无线电接到了营救成功的消息。他立即向全国宣布了这一喜讯,并赞扬了第九国境守备队队员的英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