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如果全国迎来新一轮区划调整,分析下哪些地区会设新省或直辖市?

2025-07-31 22:36 来源:尚腻网 点击:

如果全国迎来新一轮区划调整,分析下哪些地区会设新省或直辖市?

关于省级区划的调整,网友们的热情非常高,很多的地理爱好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划分方案,有46省方案、50省、58省、60省,还有与众不同的50郡。大家也都是好心,希望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但是这些主意有多少合理的,又有多少空谈,需要加以分析。那么今天就科普一下,我国省级区划的划分原则,并对网上主流的几种“新方案”加以分析评判,供大家参考。

省份划界中的“大智慧”

最近美国大选备受关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美国的地图,美国很多州的边界线都横平竖直,有些州的版图就是一个方块儿,这种划分方式看着十分简洁明了。我们国家的省界线,就很难看到大段的直线,主打一个蜿蜒曲折,我们为什么不用直线划界,那样岂不是简单方便?我国省界看似复杂繁琐,但其中隐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

先说美国人为什么喜欢用直线画地图。因为他们是外来人,他们从欧洲坐船到了北美,占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划分地盘的时候,往往是两帮人拿着地图,商量商量,选一条经线和纬线,就当成界线了,那边是你的,这边是我的,简简单单,才不管印第安人这个那个。我们中国不一样,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千万里土地山河形胜,美国那种划界方式,在我们看来过于简单粗暴,根本不适合我们的国情。在划分省界方面,我们有老祖宗留下来的“大智慧”。

上古时期,华夏大地的东南西北中,都有先民居住,早期的部落慢慢发展成邦国,先民最早就是利用天然屏障划分界限,也就是用山川河流分界,秦朝一统天下,开始着手划分地方范围,也是沿用这一方法,并逐渐演化成中国省份划界的第一项原则——“山川形便”。“山川形便”,就是利用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划界,就比如山西、陕西以黄河分界,山西、河北以太行山分界,这是最自然的划界方式,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如果完全按照这个原则划界,就容易形成“四塞之地”,导致地方势力依靠天险割据自守。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沃野千里、气候适宜,并且地形非常封闭,古代入川极为不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入川只有长江三峡的水路和秦岭中的“陈仓道”,每逢天下大乱,就有人跑到四川盆地“占地为王”,最著名的当然是昭烈皇帝刘备。

此外,按照这种划分方式,省份的交界地带就都是“穷山恶水”,你不管,我不管,他不管,土匪就来管,容易滋生匪患。为了消除这些问题,先祖们又创造了省份划界的第二项原则——“犬牙交错”,就是把一省的战略要地划入他省,破坏地理完整性,让地方势力不容易据险自守。还是拿四川盆地举例子,四川盆地北边有个汉中盆地,自古以来,汉中都是“益州咽喉”,“得汉中方得四川”,当年刘邦被封汉王,就是从汉中“暗度陈仓”,向北平定三秦,数百年后,他的子孙刘备入主巴蜀,也是在攻占汉中之后,才稳固了蜀汉政权,这才有能力与曹魏争锋数十年。为了破坏四川的封闭,元朝时汉中就被划入了陕西,至今仍是如此。

再比如青藏高原,地形更是封闭,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难以控制青藏高原,强如汉唐,都无法做到,唐朝时,吐蕃更是与大唐分庭抗礼。直到元朝,青藏高原才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为了强化对高原的掌控,入藏的必经之地就被划入了四川。“犬牙交错”也不全是好处,元朝过分追求这种效果,元朝末期农民起义频发,各省竟然无险可守,朱元璋等势力得以长驱直入,大败元军。“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作为省份划界两大原则,各有优劣,重要的是平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数千年来,无数种省份划界方案系数登场,保存至今的一定是行之有效的现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虽不完美,但一定是最接近完美的方案。

对网上几种区划调整方案的分析评判

不管在哪个平台,只要搜索“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就能见到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方案,46省、50省、60省,还有人同时设计出49省和50州方案,还有十分复古的50郡方案,可以说是千奇百怪、花样百出,有时候真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感觉有什么像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大隐隐于市。

看了几种方案,不管划成几个省、几个州、几个郡,几乎都是单纯按照人口划分,比如100万人口以下是县,100万以上设市,以此类推,把全国区划重新洗牌,划分得十分详细,还有的做了图,可是只考虑人口密度,不考虑地理、历史、文化传承、经济分布等等因素,就显得没有什么依据,纸上谈兵,泛泛空谈,也不是故意打击,毕竟出谋划策的心思还是好的。除了这些一改就是几十个省的方案,网上还有一些区域调整方案,我们选出多见的几个,分析评判一下,供大家参考。

1.设立“淮海省”

所谓“淮海省”,就是把淮海地区直接建省,“淮海战役”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是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交界之地,平原为主,以徐州为中心,自古以来山水相连、文化相通、道路相接,就连方言都大差不差,设立“淮海省”更能促进融合,促进发展。看着很合理嘛,但我们要有逆向思维,要反过来思考,淮海地区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分到4个省,很简单,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又“猛人辈出”,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朱元璋都是淮海人士,历朝历代都在想方设法分化这一地区,“淮海省”是不可能出现的,想都别想。

2.所谓新疆“南北分治”

有人觉得新疆面积太大,超过166万平方公里,就提出了所谓“南北分治”的方案,大体意思是以天山为界,分成南疆与北疆两个省区。这种方案只能说很无知,提出者根本不了解新疆对我国来说有多敏感,涉疆问题历来是国家重大问题,国际上至今还有涉疆分裂势力活动,所谓的“南北分治”岂不是火上浇油,很无知。

3.设立“第五直辖市”

这是讨论最多的话题,好像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城市变成直辖市,有说武汉直辖的,还有喀什直辖、青岛直辖、南京直辖、深圳直辖、成都直辖,还有的直接珠三角直辖,你也直辖,我也直辖,各种直辖。但是直辖市设立要满足一定条件,不是发展的好就能直辖。

第一,直辖市要大,土地空间要大、人口规模要大、经济规模要大、城市建成区也要大。简单说,要想成为直辖市起码是城区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并且具备很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第二,不能是省会和省域经济中心。成为直辖市,就是单独的省份了,就和“娘家”分家了,我国的许多省份,往往发展最好的城市就是省会,就比如成都,GDP占到了四川全省的35%,一旦直辖,就好比大白菜挖掉了“菜心儿”,小汽车卸掉了“发动机”,余下的部分只能枯萎瘫痪,所以省会和省域经济中心不能直辖。综合来看,我国还不具备设立“第五直辖市”的条件和必要。

最后再说一点,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我们国家正面临诸多挑战,各种政策都是“稳字当头”,大规模的区划调整显然“不稳妥”、“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