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腻网 > 社会 > 正文

​读书笔记7:《儒林外史》蘧公孙娶了才女,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25-11-26 01:32 来源:尚腻网 点击:

读书笔记7:《儒林外史》蘧公孙娶了才女,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书之名#

《儒林外史》第八到十四回,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蘧公孙。

蘧公孙,名来旬,是任过南昌太守的蘧祐的孙子。他爹早逝,祖父疼爱他,怕他辛苦,给他捐了一个监生,也没有要求他苦读参加科考。因此蘧公孙在少年时期是个心地善良、不谙世事的人。

第八回,他在路上遇到逃亡的王惠,念着曾经跟他父亲认识,在不知道王惠投降了宁王正在被朝廷通缉的情况下,他慷慨拿出收账得来的二百两银子送给王惠,还收下了王惠送他的枕箱,后来因为这个枕箱差点惹上官司。

回到家里他拿出枕箱里的书,发现有一本前人的孤本诗集,他就弄虚作假加上自己的名字刻印出来到处送人,一时间成了少年名士。

浪得虚名后,跟着两个表叔娄相府的三公子、四公子,到处寻访名士。可他那两个表叔识人的本事实在太差,遇到的都是一些江湖骗子。

蘧公孙看到娄家两位表叔本想结交一些名士,结果遇到的都是一些江湖骗子,被骗了不少钱财,也就歇了做名士的心思。

他通过娄家表叔认识了鲁编修,娶了鲁编修的女儿为妻。鲁编修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就把女儿当成儿子养,教她做文章,博学多才。舍不得女儿出嫁,蘧公孙就入赘鲁家。

婚后鲁小姐发现丈夫不思进取,无心举业,喜欢的是诗词歌赋。可是科举考试是要会写文章的,鲁小姐想逼着丈夫写文章,挣功名,觉得靠着祖辈父辈是不成器的。可惜丈夫不上道,于是期望儿子能成才,四岁就开始每天给他讲四书,读文章。

蘧公孙父亲早逝,祖父年老,家道中落,于是想入赘富户鲁家继承家业,可是他无心举业间接气死了老丈人,鲁家又过继了一个儿子,他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岳父、祖父相继去世,他接了妻子回老家,也慢慢开始留心举业,在文海楼认识了编选文章的马二先生。

蘧公孙的妻子把更多心思放在儿子身上,经常打发丈夫睡书房。因为妻子的丫鬟双红伺候周到,就把王惠送他的那个枕箱赏给了丫鬟,还把他跟王惠的事说给了丫鬟听。

谁知丫鬟双红被娄府管家晋爵的儿子宦成拐走了,蘧公孙得理不饶人告了官。宦成想出几十两银子把丫鬟买来做老婆,蘧公孙也不同意。

衙门的差人仗势欺人,把宦成的银子讹完了,宦成无奈想卖了枕箱换钱,被差人知道了,以为拿住了蘧公孙的把柄,想拿枕箱讹诈几百两银子。

差人找到蘧公孙相识的马二先生,心地善良讲义气的马二先生急忙替他消灾解难,拿出自己辛苦选书赚的银子给差人赎回了枕箱,事后也没有让蘧公孙还钱。

蘧公孙少年时不谙世事,仗义疏财,沽名钓誉。家道中落后入赘鲁家,不过老丈人去世后,鲁家又过继了儿子,他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也算是幸运,娶了一个通情达理的才女为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一开始两人观念不同,但是经过几年磨合,日子也过得叫人羡慕。